第426章 沒看出有什麼過人之處(加更)
“你父親在書房呢,春哥兒在屋中看兵書,你三弟還沒回來。
”
謝景溫聲道:“父親母親也還沒用膳吧,我等會跟你們一起吃。
”
“不用,你在外面累了一天,先吃也沒什麼,我們不用講這些繁文缛節。
”
她話音未落,外頭忽然傳來侍女的聲音。
“少夫人,老夫人傳話,讓您和世子爺,還有幾位少爺一同去頤安院用膳。
”
頤安院。
正堂内,燭光将窗棂映得發亮,桌上已擺滿了精緻的菜肴。
秦九微的目光落到謝老夫人和謝侯爺身上。
這段時間,她隻偶爾去頤安院請安。
謝侯爺更是鮮少露面。
如今這般看着,才發現他們兩個都蒼老不少。
謝老夫人手上青筋突出,連端茶的動作都顯得有些吃力。
眼神也不複昔日的明亮。
謝侯爺坐在謝老夫人旁邊,腰背已不如以往那般挺直。
須發漸白,眉宇間透出幾分倦意。
謝硯禮和秦九微坐好,謝驚春和謝景安靜地坐在他們兩側。
謝侯爺抿了一口清茶。
随後笑容滿面地看向謝景,語氣裡透着滿滿的欣慰。
“今天的事情,我都聽說了。
你這孩子,什麼時候入讀的靜遠書院?
”
“要不是今日聽别人提起,我這個祖父,對這件事竟是一無所知。
”
謝景沉聲答道:“回祖父,前幾天偶然見到谷夫子一面,僥幸被谷夫子選中,收為徒弟,不過一件小事,所以沒想着專門告知。
”
“這可不是小事!
”謝侯爺搖了搖頭,爽朗一笑。
“你能被谷夫子看中,這可是大喜事!
谷夫子多年沒有收徒,一收就是我們謝家的孩子。
下次有了這樣的好消息,定要早些告訴我們,也好全家一起高興高興。
”
謝驚春聽着,鳳眸一掃,似笑非笑地看過去。
“二弟平日向來知禮懂規矩,祖父喜靜,他自然是不敢随意去驚擾的。
”
話雖柔和,隐隐卻帶着諷刺之意。
周圍人聽得出這言外之意,都忍不住輕笑了一下。
秦九微唇角勾起一抹冷笑。
之前對孩子們熟視無睹,仿佛沒有這個人一般。
謝思源在時,也隻偏心他一個。
現在見孩子們成才,又過來親近。
實在讓人厭煩。
謝侯爺擡眼看了謝驚春一眼,目中帶着一絲無奈:“你這孩子,話可不是這麼說的。
”
“如今謝思源不在了,咱們侯府的下一輩,還是要靠你們幾個。
”
謝驚春神情淡漠地聽着,隻當耳旁風。
謝侯爺看着謝景,繼續道:“景哥兒,這次你入讀靜遠書院,為咱們侯府争了光。
可這還隻是開始,往後你們兄弟幾個,得更加用心,不負家族的期望。
”
他語重心長地叮囑着。
“是。
”謝景淡聲道。
謝侯爺擡手,身後的侍從立刻端上了三個精緻的紅木托盤。
他和藹地笑了笑,語氣滿含慈愛:“今日大家齊聚一堂,我也備了一點小東西,算是對你們的勉勵。
”
侍從們将托盤一一呈上。
謝驚春面前是一套精緻的甲胄,制作工藝繁複,光看其色澤便知價值不菲。
謝景面前擺放的是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。
毛筆由上等紫檀制成,硯台選用端溪老坑石,整套文房皆是由匠人精心打造。
謝驚春和謝景看着面前的禮物,沒有說話。
而是轉眸看向秦九微。
秦九微看着他們的模樣,臉上帶着幾分柔和的笑意。
“你們祖父用心挑選的禮物,收下吧。
”
聽了這話,兩人才将禮物接過,齊聲向謝侯爺道謝:“多謝祖父厚賜。
”
謝侯爺正滿意地看着接過各自的禮物,目光下移,卻在另一個木盤上瞧見個錦盒,沒有人拿。
他眉頭微皺,伸手輕輕一指:“怎麼還有一個?
”
旁邊的侍從低聲提醒:“這是您之前吩咐準備給珏少爺的。
”
謝侯爺聽了這話,目光掃向堂中,眼神微微一變:“珏哥兒呢?
怎麼沒過來?
”
秦九微輕聲答道:“珏哥兒還沒從書院回來。
”
“珏哥兒去書院了?
前幾日不還在前院讀書嗎?
”
謝侯爺聞言一怔,語氣裡透着幾分疑惑。
此時,門口傳來侍女禀報聲,“見過珏少爺。
”
衆人循聲望去,果然看到謝珏歡快地跑進來,臉上挂着燦爛的笑容。
他穿着一身藍色小袍,腰間别着個小玉佩。
跟着他的動作,小玉佩也一晃一晃的。
進屋後,謝珏便規規矩矩站定,小小的身體筆挺地向在座的長輩們行了一禮。
還是記憶中的那般乖巧,謝侯爺的臉上不由多了幾分笑意。
他伸手招了招:“珏哥兒,快過來。
”
謝珏看了秦九微一眼,見她點頭,才應聲走近。
謝侯爺坐在上首,“聽你母親說,今天你去書院讀書了,是哪個書院?
”
謝珏點頭,“回祖父,是靜遠書院。
”
此話一出,謝侯爺目光猛地一凝。
臉上浮現出明顯的震驚之色。
他盯着謝珏看了好一會兒,才不敢置信地開口:“靜遠書院?
你說的是靜遠書院?
”
謝珏懵懵地點頭,“就是靜遠書院啊,祖父,是二哥哥帶我去的。
”
“他說那裡有一位沈夫子,特别擅長珠算,還說能學到很多以前沒接觸過的東西。
沈夫子看過我的算題,覺得我還可以,就收我當學生了。
”
“沈夫子……”謝侯爺低聲重複了一遍這個名字。
他目光落在謝珏身上,似乎想要确認一般。
“你真的被沈夫子收為徒了?
”
謝景倒也罷了,那孩子讀書一直好。
但是謝珏,這般頑劣不穩重,也沒看出有什麼過人之處。
怎麼就會被沈夫子收為徒?
“祖父,三弟确實被沈夫子收徒了,那日我也在。
”
謝景見狀聞聲開口。
“三弟雖然年紀小,但對數字的敏銳程度确實出乎意料。
”
“沈夫子當時給出了一道極為複雜的珠算題目,我原以為他需要些時間,沒想到他隻思考片刻便算出了答案。
”
“沈夫子與谷夫子當時都在場,他們都誇贊三弟敏銳有天賦。
”
謝侯爺聽着這話,眉頭微動。
算數天賦,又什麼用?
不過是記賬用的雕蟲小技罷了。
入仕終究還是要憑文章和才名才有前途。
一個孩子即便算得再快,又能如何?
難道靠珠算就能名滿天下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