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6章 聶一飛能做的事
是啊,現在隊裡主要的幾項副業,全靠知青小隊撐着,要是影響了知青們的團結,再影響到生産,那可是整個大隊的損失。
谷滿倉愣一下,拿出旱煙來裝上,不再說話。
聶一飛變了臉色:“謝承志,我怎麼影響團結了?
”
“你沒有影響團結嗎?
”祝曉敏搶先怼了回去,“你可别忘了,當初成立基地,我們領了任務,集體整理亂石坡,就你不去。
還有,當初你為了得到回城的指标,舉報陸明峥。
這不是破壞團結?
”
整理亂石坡的事谷滿倉知道,也就是那個時候,聶一飛和石美君滾在一起。
舉報陸明峥更是全隊的人都知道的。
“我……我……”聶一飛頓時張口結舌,好一會兒才說,“所以,你是因為陸明峥才排斥我?
”
這是說她公報私仇?
祝曉敏冷笑:“不能嗎?
你居心不良,做事下作,我不能排斥你?
”
聶一飛臉色極其難看:“我說過,那……那隻是一場誤會……”
“真的是誤會嗎?
”謝承志開口,眼睛直直盯着他,冷淡的反問一句。
“我……”被他眼睛一盯,聶一飛心裡打一個突,瞬間想起放在他那裡的禁書和自己的認罪書,臉色頓時變的慘白,再也說不出話來。
謝承志慢慢再說一句:“聶一飛,你非要賴上知青點,别逼我們把事情做的難看。
”
隻要他們把禁書和認罪書往上一交,他這輩子就完了。
聶一飛隻覺得徹骨的冰冷,愣了好一會兒,咬一咬牙,低下頭去。
什麼情況?
谷滿倉和黃美華都一時錯愕,對視一眼,試着問:“聶知青,謝知青,你們在說什麼?
”
聶一飛的呼吸變的不穩,擡頭看一眼祝曉敏,沉默一下說:“這件事……确實不能勉強,我自己再想辦法……”
怎麼他突然就退了?
谷滿倉奇怪,但見他不堅持,那兩個人又堅決不松口,隻得算了,擺擺手,隻得說:“那你們再想想。
”看一眼謝、祝兩人,多少有點不滿,又點一句,“你們也回去再和别的知青商量一下,那知青點總還會進新人的。
”
到了七月,是又一批知青下鄉的時間了。
祝曉敏和謝承志知道他的意思,也隻是含糊應一聲,見沒别的事,打個招呼出來。
晚上,知青們聽兩人說完,頓時炸了鍋,一個個說不出的氣憤,宋志安氣的跺腳:“不要臉不要臉,這個人怎麼能這麼不要臉?
”
楊愛軍擔心:“承志,你可不要心軟,現在他過成什麼樣子,都不是我們造成的。
”
“當然!
”謝承志點頭。
祝曉敏說:“不說舉報陸明峥的事,就是後來我們種果樹、建基地的那封舉報信,是誰寫的大家也明白,這個人就是一顆老鼠屎,他來了,我們就什麼都别想做了。
”
果林和基地,他未必能插一腳,可是羅家父子身份敏感,難保他再搞出什麼事來。
大家聽着,都連連點頭,心裡暗警。
楊愛軍問:“今天提到禁書的事,他暫時不敢硬搬進來,我怎麼覺得這事沒完。
”
是沒完!
祝曉敏回頭看謝承志:“我想他會打那本禁書的主意。
”
宋志安吃驚:“你說他會偷回禁書?
”立刻去看謝承志,“承志,你可要藏好。
”
謝承志點頭:“放心,他找不到。
”
祝曉敏冷笑一聲:“隻是偷回禁書,也就不是聶一飛了,最大的可能,他會隻偷回自己的認罪書,然後再舉報謝承志。
”
所有的人:“……”
是聶一飛會做出來的事!
“那,怎麼辦?
”宋志安一臉的焦急。
話題敏感,聽到“禁書”兩個字,不止羅亭淵變了臉色,連羅烨也小臉兒微白,握着手裡的餅吃不下去了。
謝承志想一下說:“現在我們要給孩子們上課,知青點每天都有人,他也沒有機會亂翻,東西他是找不出來的,大家隻要小心别再讓他放什麼東西進來。
”
大家聽着,都連連點頭,開始商量之後知青點留人的事。
苗詩文微微搖頭:“現在春耕,孩子們放假,我們為了這個留人也說不過去。
”
整個知青點,隻有謝承志、祝曉敏、苗詩文三個人拿滿工分,是可以不出工,可是聶一飛也同樣不用出工,總不能三個人輪着守在知青點防着他。
大家聽着,都不禁面面相觑。
祝曉敏咬一口餅,擡頭看看老陳說:“後院的羊羔我們再留一留,這段時間,就麻煩陳叔多操些心,過了春耕這段時間,孩子們上課,我們留下的人就多一些。
”
他們商量事情,并沒有繞開老陳,老陳大約也聽明白是怎麼回事,立刻點頭:“你們放心,有人敢偷偷進來,就别怪我拳頭不長眼。
”
祝曉敏笑笑,又向羅亭淵說:“要緊的是羅老師的屋子,不能多出不該有的東西。
”
年前那次,錢元飛就是想借着羅亭淵打擊知青點,聶一飛的陰險可不亞于他。
羅亭淵鄭重點頭:“我明白。
”
好在孩子們放假,他們父子也可以全天留在院子裡。
有了安排,氣氛總算松了一些,
祝曉敏咬着餅,喝着粥,腦子裡卻疾速的轉。
重生回來,她先是忙着把事情拉回原有的軌迹,之後又想辦法把羅氏父子調來身邊,同時還要忙着想辦法讓大家吃飽穿暖,聶一飛又被石美君設計,她還真的沒有再用精力去對付聶一飛。
現在,她不去對付聶一飛,聶一飛反而又來算計知青點,看來不能放任了。
隻是,如果利用那本禁書,就會要查那本禁書哪裡來的,什麼人收藏,聶一飛通過什麼人得到?
她不知道扯出來的會是什麼人。
如果隻是從錢元飛那類人手裡得到的,追查不到原來的藏書人,那也就罷了,可如果拖出無辜的人,那就是又一場劫難。
這也就是當初他們發現禁書,沒有直接交出去的原因。
也是現在大多數人對舉報這種事深惡痛絕的原因。
可要是不用那本禁書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