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:默認 第 462章 出征
戶部尚書張子涵私下裡向宋錦繡進谏。
“陛下是想統一達達?
可陛下有所不知,北方嚴寒,冬季漫長。
這地方收回來猶如雞肋,浪費人力物力。
不如讓他們臣服……”
宋錦繡看着案幾上的蒼梧地圖,在上面敲了敲。
“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這裡雖然嚴寒,隻要安置得當,也是能夠自給自足,溫飽生活的。
”
張子涵看着宋錦繡,“陛下可是已經有了章程?
”
宋錦繡點頭,達達人隻知道冬季搶劫,卻不知道冬天的黑水裡,就有能養活他們的東西。
前世的冬捕,可是北方最豐盛的節日。
還有,如果有玉米……
“張叔,軍費開支都準備好了嗎?
”
“是的,如今國庫富足,糧草都已經備足,将士們的棉衣也都充足地很。
”
說到這些,張子涵也不由意氣風發。
如今蒼梧的棉花年年大豐收,也有他一份功勞的。
當然,這功勞也是宋錦繡給的。
當初宋錦繡給了他高産棉花的技術,他領着人又沒日沒夜幹了兩年,總結的經驗又推廣到全蒼梧。
要不是宋錦繡,誰能想到棉花想要高産,就得狠下心來打掉側芽,還要掐頂,施肥和預防病蟲害都有一套技術。
“好,糧草這方面,你交給劉能敢統籌,我這裡還有别的任務交給你。
”
蒼梧國有銀行的成立,還有海運和絲綢之路,都需要戶部的專業人才。
君臣二人在禦書房聊了很久,宋錦繡下達着指示,張子涵拿着一個小本子認認真真記錄着。
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,很快到了吃飯的時間。
帝後二人又留下張子涵一起用飯,雖然大多數時候都秉承着食不言寝不語的規矩,但宋錦繡就不是個守規矩的。
她一邊吃,想起什麼來就說兩句,張子涵便連忙放下筷子,拿起紙筆來記。
陛下的每一條指示,都能讓人醍醐灌頂,有時候她的一句話,他回去還得琢磨好久才能弄明白。
所以,必須要記下來。
蘇墨看張子涵吃得辛苦,連忙夾了一塊藕夾給宋錦繡,“這是今年的新藕,先吃飯,吃完了再忙。
”
他家小丫頭自從當了帝王,就一身撲在國家大事上,為國為民,勤勉公正。
而張子涵,也是個勤勉能臣,又因為嶽母的這層關系,平時他們相處的也還算随意的,隻是今天這是怎麼了?
君臣之間恭恭敬敬的,張子涵處處偷着小心。
這是做了什麼虧心事了?
他都能看出來,陛下肯定早就心知肚明了,看今天這架勢,這是在有意敲打?
蘇墨揮手,示意下人都出去,“你們都去外面守着,不用伺候了。
”
别一會兒小丫頭說幾句嗆人的話,張子涵臉上挂不住,這位,到底是陛下的後爹。
隻是不知道張叔哪一點沒做好,惹了丫頭的嫌?
果然,宋錦繡看向張子涵,突然問道:“張叔,聽說我娘又懷孕了?
”
張子涵正吃飯,聽到宋錦繡這麼一問,頓時就嗆住了。
可又不敢君前失儀,憋得很辛苦。
蘇墨也愣住了,他沒想到,丫頭心頭的不快是在這裡。
嶽母不滿五十,老蚌懷珠是喜事,怎麼這丫頭不高興?
對于母親的懷孕,宋錦繡談不上高興不高興。
隻是男人哪裡能體會女人十月懷胎的辛苦,何況母親還是高齡孕婦,辛苦更甚。
所以看到後爹這個始作俑者,她就心頭不爽了。
宋錦繡這才道:“高齡孕婦,你當生孩子是鬧着玩的?
你們怎麼那麼不當心呢?
”
張子涵羞得臉紅脖子粗。
他們很小心來着,可是這孩子來了,就是緣分……
張子涵郁悶呢,他和媳婦本來就相逢恨晚,如今孩子們又大了。
大了,也都有想法了,這還管起父母的房中事了?
……
三天後,皇太孫領三軍奔赴邊疆,君君随行。
城樓上,宋錦繡一身金黃色龍袍,親手為兒子扶正盔帽。
年輕的帝王看着年幼的兒子,問道:“怕不?
”
十歲的劉睿眼神堅定,“母皇放心,兒臣不怕。
”
“好,帶兵和治國不同,你是儲君,也是他們的将領。
武器裝備雖然重要,可更重要的,是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。
”
二十八歲的宋錦繡,蒼梧的女帝,眼神睿智而平靜,她循循善誘,諄諄教導:
“我兒勿以身貴而賤人,勿以獨見而違衆,勿恃功能而失忠信。
士未坐,勿坐,士未食,勿食,同寒暑,等勞逸,齊甘苦,均危患……
對敵人不要手軟,對老百姓要善待之,
切記:萬國勤懷保,三階願治平。
寰中皆赤子,域外盡蒼生……”
宋錦繡的話,雖然是對兒子說的,可後來的那幾句,聲音暗帶靈力,身後的衆臣,城樓下的将士們也都聽得一清二楚。
衆人神情激動,這就是他們的陛下,她有着寬廣的兇懷和君臨天下的氣概。
她的心中不隻是蒼梧,而是天下蒼生……
皇太孫此次出征,帶的都是軍校裡這一輩的佼佼者,年輕人是得去曆練一番了。
當然,一鳴,王有念,趙方等幾位老将也随行,安南郡主和郡馬也早就到了邊關等候。
同行的,還有逍遙郡王夫婦和戶部尚書張子涵的長子張錦凡。
新将曆練,老将護航,這一戰,不止是打仗,還是新舊更替,代代相傳承……
大軍出征,承運侯夫人抱着剛滿周歲的孩子,氣得跟丈夫抱怨道:
“這老二跟着胡鬧也就罷了,老二媳婦也跟着去,這孩子才多大?
她這心可真夠大的。
”
如今婆婆也有了身孕,這一大家老的老小的小,這老二兩口子就這麼甩手跑了。
宋春生接過孩子,掂了掂,笑着道:“喲,幾天沒見,這孩子又沉手了。
”
承運侯夫人連忙接過孩子,嗔怪地瞪了丈夫一眼,
“孩子還小,哪能這麼掂?
”
她用手輕輕捏了捏孩子的臉蛋,笑着道:“是啊,小孩子見風長,這小子能吃能睡能拉。
可不就長的快。
”
宋春生看了媳婦一眼,這才道:“老二學了一身本事,卻非要做個逍遙王爺,他這是怕耽誤了我。
也不想給陛下惹麻煩。
畢竟……”
畢竟他們宋家四兄妹的身份,太炙手可熱了。
即使劉氏皇族,也沒有掌握實權的王爺。
而他,還是軍校的校長。
二妹更是一個有封地,有實爵的郡主,所以小弟就必須要低調一些。
侯夫人眼神閃了閃,歎口氣道:“其實,陛下不在乎這些。
”
宋春生點頭,“大妹當然不在乎,可太上皇和皇太孫會怎麼想呢?
”
他看着夫人懷中的稚兒,眼神溫柔,
“夫人,我們家以前隻是溫飽不濟的莊稼人,能有這般成就,都是因為大妹。
做人要知足,更要惜福!
”
承運侯夫人也看着孩子,溫柔一笑,道:“妾明白,二弟跟着太子殿下此去,一是想替殿下分憂,再就是想一展抱負,等這一場大戰結束後,他就還是那個纨绔郡王爺,至于二弟妹,我也能理解,她是将門女……”
說到這裡,夫妻倆對視一笑,“夫君放心,家裡有妾身看着,幾個孩子也都身體棒的很。
”
宋春生:大妹每個月都會派人送營養丸過來,孩子們的身體從小就得到淬煉,身體的确是不用人擔心。
“好,辛苦夫人了。
”
“不辛苦,這些事都是妾身願意的。
”
有夫君這句話,再苦也不苦,心裡甜着呢,夫君說了,做人要懂得惜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