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棄女當家,富貴讓極品羨慕不來

第一卷:默認 第117 章 工作

  一到宋家村,兩位侍郎大人再沒有多餘的要求,簡單寒暄幾句,就直入正題,提出要去看榨油作坊。

  這個自然要敞開了讓兩人看了。

  兩位大人雷厲風行,以身作則。

  從選豆子清洗,到推磨磨碎大豆,蒸,炒,榨,過濾等步驟一項不落。

  兩位侍郎大人全程跟進,手下書吏官做着記錄,每一步流水線都記得清清楚楚。

  宋錦繡也不得不感慨,這古代工部的人真不是蓋的,用毛筆畫出的線條粗細均勻,線條流暢,每一個木塞都标有尺寸。

  不但讓手下畫出了模型,侍郎大人還親手做了一個小型的撞榨槽,親自動手,從洗豆開始,又做了一遍,直到榨出油來。

  工部侍郎工作認真,一絲不苟,讓人敬佩。

  戶部侍郎則讓手下記錄着出油率。
查看大豆的品種,計算哪種豆子出油率更高。

  他們甚至還帶了兩麻包油菜籽,用油菜籽榨油做了實驗,發現撞榨法比現有的榨油術出油率足足高了百分之十。

  從兩人激動的表情就能知道,出油率高出百分之十具有什麼意義。

  兩位侍郎大人幹脆吃住都在油坊,一遍又一遍做着實驗,做着記錄,不厭其煩。

  用他們的話就是檢驗十遍無偏差,才能上報朝廷。

  因此,直到五天後,才算是圓滿結束此次的工作。

  工作完成了,兩位侍郎大人就有時間關心一下宋家村了,首先是牆上的标語,村規民約,處處都與衆不同。

  小孩子放學的歌聲,也讓兩位大人心情大好。

  《小兒郎上學堂》聽了讓人心暖暖的,《兩隻老虎》讓人啼笑皆非,《我是蒼梧好娃娃》聽了又讓人熱皿沸騰。

  “黃皮膚黑頭發,頂天立地蒼梧娃;一撇一捺學做人,先修身再齊家,将來方可治天下……

  精忠報國記心上。
蒼梧的娃娃人人誇……”

  “好,好一個咱蒼梧的宋家村呢!

  工部侍郎魯橋守連連贊歎。
吩咐書吏官記下來,把宋家村的一切都記下來。
好呈給皇上看。

  戶部侍郎錢戴望着和孩子們揮手告别的宋錦繡,意味深長地道:“我聽說,這裡以前不是這樣的,是那個丫頭當了族長後,才變成這樣的。

  工部侍郎也感慨道:“小丫頭不簡單呢,老錢呐,别說咱家的孩子,就是咱倆,放到她這個位子,隻怕也做不到如此吧?

  這幾天,兩位侍郎大人在忙,宋錦繡也在忙,她從尋寶鼠君君拍的照片中選出三張,在空間裡忙着作畫。

  從兩位大人一見面就問畫,她就知道,這倆人是看上她的畫了。

  罷了,為了給後爹和宋家村的孩子們鋪路,她就辛苦辛苦畫兩幅送人吧。

  當然多出來的一幅是給皇上看的。

  方子瑜也在忙,忙着東看西看,他是看哪都新鮮。

  這天,兩位大人召見了張棒槌,考了考他的學問,又指導一番。

  最後戶部侍郎忍不住問道:“兒童嬉戲圖可是你畫的?

  張棒槌連忙搖頭,“學生不善作畫。

  宋錦繡的畫是在他寫好折子後加上去的,所以他并不知道。

  見兩位大人面露失望之色,他想了想問道:

  “大人,你說的兒童嬉戲圖可是色彩豔麗,人物逼真生動,仿佛身臨其境般?

  戶部侍郎連連點頭,“對對對,可知何人善做此畫?
我們想觍着臉求來一幅珍藏。

  張棒槌搖頭道:“這個學生實在不知道是何人所畫。

  工部侍郎惱道:“你信誓旦旦說出畫作特色,又怎會不知?
是怕我們不給錢嗎?

  張棒槌連忙擺手道:“大人誤會學生了,學生知道,是見我家秋生屋裡挂了一幅,學生當時歎為觀止。

  覺得能讓大人關注的,恐怕隻有此畫了。
但學生并不知道是何人所畫。

  小秋生最近忙得很,他那個親爹天天找他說話彙報工作。
作為後爹,隻能以檢查課業為理由才能見他一面。

  就是去檢查他課業時在他書房見過這畫的。

  “哦?
可否帶我們一觀呢?

  看到兩位大人發亮的眼睛,張棒槌突然就後悔了。

  自己多嘴了,萬一這倆人看上那幅畫了怎麼辦?

  給吧,怎麼和秋生交代?

  不給吧,這不得罪人嗎?

  怎麼人家一問就說了呢?

  可如今他騎虎難下,隻得賠罪道:“大人,這個學生得問過孩子。

  “這是自然。

  于是,當宋錦繡從空間裡出來,就聽說兩位侍郎大人在秋生的秋實樂苑。

  兩位侍郎大人一來就埋頭工作,今天是第一次來自己家。

  宋錦繡吩咐廚房多做些飯菜,她要留人吃飯。

  宋秋生的書房裡,挂着一幅名為《豐收》的圖畫。

  畫中孩童推着車送水,金色麥浪,汗水,笑臉,頭頂荷葉的小少年。
捧着水碗接水的嬸子大娘,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花。

  好一個豐收景象!

  這邊兩位侍郎大人愛不釋手。

  那邊張棒槌看的心驚膽戰。
他拉過秋生問道:“這畫能割愛嗎?

  要是不能,他現在就得想怎麼說能拒絕了。

  小秋生眨巴眨巴桃花眼,不解地問:“他們為什麼要大姐給我畫的像?

  他還小,不懂得欣賞畫,隻知道這是大姐給他畫的畫像而已。

  張棒槌一愣:“這是錦繡畫的?

  這個繼女還會作畫?
而且還畫的這麼好?

  她還有什麼是不會的?

  這時,工部侍郎也發現了。
“哎,這頂着菏澤傻笑的,不是宋小族長那個弟弟宋秋生嗎?
你看這小子笑的大牙都出來了。

  戶部侍郎歎道:“妙,妙啊,要不是秋生就在身後,我還以為他跑畫裡去了呢!
實在太神奇了”

  宋錦繡到的時候,就看到這一幕。

  她笑着道:“知道兩位大人喜歡畫,我這兩天抽空畫了幾幅,大人看是否滿意。

  兩位大人對視一眼,“還真是她?

  自從王縣令千金給他們作畫後,他們就排除了宋錦繡是作畫之人的想法。

  因為這孩子太小了。

  這畫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能學會的。

  他們覺得,這作畫之人怎麼地也得三十來歲。

  沒想到竟然是這個十來歲的小丫頭。

  她還有什麼驚喜是讓人不知道的?

  兩人看着宋錦繡帶來的三幅畫,又是一陣贊歎。

  一幅是兩人在作坊裡認真工作的場景。

  兩人穿着工作服,不倫不類,但工作認真躍然紙上。

  另兩幅是兩人分别給孩子們講課的場景。

  戶部侍郎站在講台上,手裡拿着宋錦繡自制粉筆,像個慈祥睿智的先知般。
孩子們在認真聽講中。

  另一幅是工部侍郎指導着孩子們在做手工課,他正搭建一個橋梁給孩子們做示範。

  兩位大人仿佛回到那個時間靜止的瞬間。

  “歎為觀止,歎為觀止啊!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